文稿评改演播室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清水拂心。不知不觉,学哲学用哲学系列已讲到(五)了。在前四次授课中,有的关乎做人做人事,有的涉及公文写作,有的谈及思维理念。总感觉有些碎杂,聚焦公文写作不够。从本期开始,将聚焦公文写作的各个方面,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具体公文写作实践中的融贯运用。今天,重点交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公文谋篇布局中的具体运用。
) `0 l9 h; A; [! Q2 [; m" D7 q% d# ?- ^( c' a3 k- d; f7 ] {2 N
1、以“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来谋篇布局- i0 O5 m( M6 b1 P8 c2 p Q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整个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我们搞公文写作,也是如此,有客观存在的背景、场合。背景、场合的不同,影响着公文的谋篇布局。我们在公文谋篇布局时,首先要考虑公文所处的背景、场合,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类背景或场合:
5 I& x4 i) `. c/ _1 r一是公文使用的时间。时间长短,决定着公文的布局是全面撰写、系统着手,还是部分撰写、局部考虑。
4 M! n1 n; V8 ?- }二是公文的类别。不同类别的公文,有其布局的普遍规律。比如,一般调研报告,常规的“主要做法及经验、存在问题及原因、对策建议”三段式;又比如,某项活动动员会领导讲话稿中的“强调意义、部署具体任务、强调抓落实”三段式。
2 \+ w% n7 U* D3 z5 N# `* P e, m3 X* f& w/ h ]: l( S: _1 ?4 h1 i% G7 N3 u8 O
三是会议的类型。不同的会议,也影响着公文的布局。如果是小范围的协调会、碰头会,则立足于具体事件、具体问题,来进行布局;如果是上级部门的调研座谈会,则围绕新思路、新举措、新打算,来进行谋篇布局。8 k" H2 e* {- |6 a( l" g' H3 M# A
) H+ K$ K6 i8 X( O9 \# O4 O7 a- A 7 R# v0 `% b9 h1 B- n( i- ~6 B9 t% W( j8 m: Y0 ~
四是领导的喜好。一方面,从听者角度来看,要根据听汇报的领导喜好来布局,汇报领导关注的、推行的、渴望听到的内容;另一方面,从汇报者角度来看,要根据汇报领导的汇报风格、喜好,挑选领导中意的、熟悉的布局方式。总之,不管是听汇报的领导,还是汇报领导,其喜好都影响着公文的谋篇布局。
: ]. l# y. y& R( g/ {) m6 D, l2 J. R- H ! h. r, h* L' D! |: F% W
/ w% A% |- c9 U0 [! g4 v五是工作的侧重。任何工作都有其主次,有一般工作、重点工作、亮点工作、难点工作之分。公文布局之前,要对公文所表达的工作进行分析研判,是系统地讲全部工作,还是有所侧重地讲亮点工作、重点工作,或者单纯针对问题谈做得不足的工作,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构思布局。同时,在布局时,还要根据不同工作的不同性质,合理分配不同工作所占的比重、篇幅、详略。
$ r( R4 i1 Q( {1 t" D ~. j六是公文的表达形式。公文使用的书面、口头之分,也影响着公文的布局。一般来说,书面报送或印发的公文,宜详宜全宜规整;口头讲话、讲完就了的公文,宜实宜畅宜朴素。# Z1 S7 C# E! O) @* w
- K8 R9 P% I" z/ U. m$ a - R1 I3 _8 l+ o9 ]. j9 Q% k
! m, E% l% v6 T) w( I" W七是公文的受众。用于会议讲话的公文,还要考虑与会者的需要,按照与会者愿听、想听、乐听的,进行布局。6 J' o, I: g- g
当然,很多时候,要综合考虑上述七类背景中的多种背景,进行灵活的、恰当的谋篇布局。总之,公文谋篇布局,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实际的背景、场合出发。
% t/ W' w& _6 A9 `5 N% i, k: g4 q3 G& Q" _6 Y# b- W1 K$ V, E9 L- |
2、以全局的观点来谋篇布局
& h& n+ @6 m2 M; p3 X0 G3 O* \( M/ m* S O/ H3 f+ n5 E. j1 ^; h3 T- G$ A
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认为,既要从整体着眼,树立全局观念,寻求最优目标,选择最佳方案,也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做工作、定决策如此,公文谋篇布局也是如此,要有全局观、大局观。具体来说,就是要讲究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宏观性。主要有这么几层意思:5 v) K9 K+ q! z' K9 c3 h
& l" V) M! }; K$ Y7 Q4 G5 G; ^3 Z+ t
本帖隐藏的内容
3 B r0 T5 p3 ~ R# D' P
$ {9 ]8 H/ c, \4 E0 s& X一是主线主题要鲜明。散文,形散神不散。战场摆阵,缤纷耀眼而不乱。究其原因,就是有一个核心主题、主线或者规律在牵引着。我们经常讲,有章可循,万变不离其宗,这里的“章”、“宗”就是指主线、主题、规律。以全局的观念来谋篇布局,首先要把握主线、主题。围绕主线主题来布局,才能让公文看起来是一个整体,给人以一种主题突出的感觉,同时也不至于离题、偏题、跑题。9 R2 [, N9 Q' t# y) T
! M/ A) W, l+ V& U; Q' a - U& ]5 d/ C" y$ c) i8 t& q5 a2 b2 b+ g5 N* `! d$ Q d% N. z& \
举个例子,公文题目叫《领导干部要有担当精神》,里面分四块:一是牢记职责,锻造想担当的品格;二是勇于负重,锻造敢担当的责任;三是善于学习,锻造会担当的能力;四是一身正气,锻造能担当的作风。此文在谋篇布局中,即紧扣“担当”这一主题,在想担当、敢担当、会担当、能担当上做文章,看起来主题很突出、集中、鲜明。' G' v7 c1 Y+ X6 I$ {. H
" l# J4 o' y4 S' M6 \1 h 0 c ~; m8 [$ `/ f' J( t7 y, M
! r* g. b: M( f# j6 W5 j二是局部摆布要贴切。一根主线就好比树干。树干之上有很多分枝,这便是局部内容的摆布。这里,我用的词是“贴切”。所谓“贴切”,就是要根据不同背景、场合进行局部摆布,有的时候需要均衡摆布,几大块篇幅相当;有的时候需要有详有略,重点工作详写,一般工作略写,实的内容详写,虚的方面略写,等等。
! G: g* V$ E# w/ _( g7 E1 s$ H# r! D3 h Y+ v: B. J8 R+ Y! @( b7 m7 m( e7 C
举个例子,比如原信阳市委书记王铁在一次年终总结及新年谋划的讲话稿,里面有三大块:一是蓄势待发,魅力信阳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二是乘势而上,魅力信阳建设仍需快马加鞭;三是顺势而为,魅力信阳建设呼唤激情飞扬。这三大块,是一个递进关系,首先总结去年工作,其次部署今年工作,最后强调抓落实、提要求鼓士气。在具体谋篇布局时,一、三两块就要略写,第二块要详写;一、三两块可以到两级标题就止,第二块则可以写到三级或四级标题。- X. C0 z k/ u2 |0 ]! A& p6 J+ S
7 Q7 U: N* m4 f* q ( [/ r; i4 W% y5 e T5 v; l* ` r5 n8 C# p7 s( K( n X* [; k
三是内在层次要合乎逻辑。不同的局部内容,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是总那些分,要理清楚。要通过并列、递进、总分等逻辑关系,将局部内容进行合理、有序的组合和搭配,达到自然、流畅、严密的效果。
1 O4 G3 X9 d b: B2 `$ W! w" x/ Z: t9 h6 Y U: u$ a# J
0 n A$ p @% y$ M0 }: l3、以发展的观点来谋篇布局4 _$ m2 _" v/ Z1 m+ w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认为,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要坚持发展的观点,学会用发展的观点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公文写作,换句话说,就是以文辅政。政有变,则文亦有变。公文写作,必须紧跟行政事项的变化而变,以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观点来构思公文、谋篇布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C/ {! y0 G3 \$ N1 G
一是把公文布局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事物。要知道,没有一成不变的公文布局,很少有完全拿来就用的公文格式。很多时候,需要根据背景、场合的不同,对公文布局进行调整。
9 A9 G1 k5 b" s4 A# C9 y. C二是注重运用新结构、新布局,来构思公文。创新是推动一切工作的不竭动力。公文布局也要注重创新,尝试着运用新花样、新格局、新结构来进行公文构思,力求给人以一种意想不到、别出心裁的效果。; n# z& ]9 A- w% g8 y
举个例子,比如一篇形势分析会的领导讲话稿,里面有四大块:一是客观分析当前经济形势;二是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趋势;三是继续保持重点突破强势;四是充分发挥合力共为优势。对这个布局,个人觉得比较新颖。其实,这篇稿子的内容很好理解,一、二块分析形势,第三块强调重点工作,第四块强调责任,以齐抓共管推动工作落实。一般来说,产业趋势的分析,可以纳入经济形势分析之中,但是作者却单列出来,说明产业形势分析的重要性、关键性,是重头戏。总之一点,还是要敢于创新,敢于突破陈规,敢于结合实际需要进行取舍,进行灵活布局。3 d2 z6 G# _* P, `+ e! L
* r. `. A$ p- n5 F6 A! B7 T* w 9 c4 d+ g, M3 b) H+ R& C6 d. Q3 v2 q( R% C! {% y7 |
三是根据公文内容的发展、变化来调整公文布局。公文的布局与内容,或者说外在形式与内在内容,两者相互影响、相互统一。比如,公文涉及的某项工作,在同样的背景、场合下,由于进展不一样,具体公文布局时就必须要有所考虑。在这项工作的启动阶段,以什么样的布局来撰写;在初具成效阶段,又以什么样的布局来撰写,两者是不一样的。又比如,某项工作动员会与推进会的领导讲话稿,虽是同一项工作,但是前后谋篇布局肯定不一样。动员会上,一般就是“强调意义、部署具体任务、强调抓落实”;推进会上,则是“总结成绩点出问题;部署具体任务;强调抓落实”。8 Z v4 N8 }* k! `
A8 _) o6 g- f: f" G) g" e. z5 I) J& y4 Y( N/ e
4、以规律客观性的观点来谋篇布局 p+ { {2 L/ B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不是杂乱无章、毫无秩序的,而是有着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有其无法违背的规律,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我们搞公文写作,同样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具体来说,公文谋篇布局时要把握以下规律:
# L1 f, D+ p3 ]8 P9 O) lj" i( m8 ?9 ?! N o
/ g6 ~9 @7 ~. @) F1 Y. X( x一是事理逻辑规律。公文谋篇布局,就好比做房子设计户型。不管你设计什么样的户型,首先要符合美观、实用等事理逻辑。公文谋篇布局,也是如此。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整个行文给人以一种什么样的整体感觉,这都是有讲究的,要符合一定事理逻辑的。要么递进,要么并列,要么总分总,等等,一定要有序化、规范化、合理化。
, s7 Y: Q2 T8 B- j: m+ [6 H: I2 G1 X; m6 X5 \6 m6 W& c. k# ~. P; p& t% o
举两个例子。一种是并列式的公文布局。题目是《要做敢于担当的组工干部》,里面有五块:常怀一颗红色的心;走出一双灰色的脚;练就一双亮色的眼;伸出一双纯色的手;拥有一张黑色的脸。心、脚、眼、手、脸,先内(心)后外(五官及手脚),先主(心)后次(其他),都是有事理逻辑的,不能颠倒。
! P: `$ e4 Y7 v. a% @8 L/ S! `3 ~. c, T+ w4 `/ |
1 z `( f- ~% z2 v$ W另一种是递进式的公文布局。题目是《当好新任乡镇党委组织委员之我见》,里面有四块:加强学习,提升素质“不能等”;明确职责,务实尽责“不能空”;讲究方法,统筹兼顾“不能乱”;严格自律,做好表率“不能松”。学习是首要,职责是核心,方法是关键,自律是保证,符合着一定的事理逻辑,同样是不能随便颠倒的。
+ m0 }. g$ c* m. A3 D. j* a/ s! n" y4 m
5 ^1 t# {5 x w0 u二是工作规律。公文谋篇布局,调度不同内容,其实就是在摆布工作,必须符合工作规律。比如,某篇公文要讲整个组织工作,那么干部、人才、基层组织建设三大块是一定不能少的,少的就残缺不全,就不是完整的组织工作了。也就是说,不管怎么谋篇布局、怎么创新结构,不管你怎么变,基本的遵循就是要讲透工作,在完整表达工作内容的前提下进行谋篇布局。所谓的“形式服从内容”,讲的就是这个道理。5 [) }4 U* h9 V0 B( @
3 X3 v* u* i! s, n, Q6 M
% J4 G( Z! [8 T+ ]7 u0 M6 c5、以矛盾的观点来谋篇布局
) p: d' d& e% r6 ^9 ?6 a- v- ^% ^7 ^* t; \' \ N$ w( ]
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观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且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善于全面分析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论、一点论。同时,矛盾又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又有其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运用:
/ Y; q, u4 e) Z Z一是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通过关键词,来进行谋篇布局,这是构思公文的一种方法或者说捷径。这就好比我们工作中抓关键人,把几个关键人抓住了,通过关键人的作用,来调动全体干部的积极性。这种谋篇布局的方法,我个人用得较多,而且比较管用。第一步,先简单分析下公文的背景、场合,列出几个关键点;第二步,对这几个关键点进行有序、合理的摆布和构架,一篇公文的布局就出来了。
) e# X3 [' [( ^' G* G7 y9 _8 m$ c3 a" O, P : X8 H. H/ U$ i" P. v* I7 k0 R# f+ u' c9 p2 p% F
举两个例子,比如,李鸿忠同志在荆门市委常委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里面有五大块:一是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要体现在“深刻”二字上;二是密切联系群众,核心是“感情”二字;三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要突出“清洁”二字;四是做好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其核心是“稳定”二字;五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要突显“健康”二字。# F0 g) B; j0 x- k+ u% Y( L# K5 a( l
; {/ { ?, L2 S7 e2 ~: [% J9 z; D4 w- F+ c; h; [4 j% z
又比如,公文题目《扫清不良作风之霾,还政治生态水秀山青》,里面有六大块:一是坚定理想信念“铸魂”;二是从严惩治不廉洁“治污”;三是公道选人用人“立标”;四是加强法治建设“强基”;五是抓住关键少数“示范”;六是强化正风肃纪“固本”。
) c- A0 B: s/ G3 b) h+ _0 N6 h( n/ C A+ B* U$ D6 _ F# K+ E
二是运用正反、顺逆等多维度思维。公文谋篇布局,一个很关键的原则要求,就是要严密、缜密,没有漏洞。就好比我们表达一个观点,要前前后后、左左右后、上上下下、正正反反地说,把它说透、说到位,让人信服,无可挑剔。这启示我们,在具体谋篇布局的时候,要有多维度思维,要有辩证的思维。以辩证的思维来不断推敲、修改公文的布局,就会趋于完美。比如,上述例子《扫清不良作风之霾,还政治生态水秀山青》,即立足于作风建设的方方面面,进行辩证地分析。
1 A% C; c+ c# c% {1 y5 s: o- S# s& L% x% L# j% _ 4 L, I: y& D) M0 o+ i1 [! G7 B C* B4 J
三是运用延伸、发展的思维。除了运用多维度思维来构思公文、谋篇布局外,还可运用延伸、发展的思维。所谓“延伸、发散”,即在原有的公文布局设计好之后,再作进一步地思考,补充一些新的内容,新内容可单独成段,不对原有布局形成冲击。一般来说,可用“这里,我特别强调以下XXXX工作,……”、“总结上述成绩,主要有这么几点启示,……”等句式来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