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年来的主要工作 - i4 N9 W7 v2 P! I- a
# r c: ?( _3 q' w, o. `6 e
4 G' `4 q+ a8 `. _8 ~* Q* N
2 }% f4 q" F# k( }8 c5 u , ]* u& M! d+ s8 g
* [$ \* t6 q K' G# N# {, q: h1.重落实,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报告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报告高压严责任。坚持把抓党建作为政治担当,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建立“党建责任五项制度”,推行清单定责、专题督责、述职评责、综合考责、档案管责“五步工作法”,带头领建责任清单,工作经验在常德日报头版刊发,工作文件被常德市委组织部转发。将市委部署的“八大建设”任务,细化成71个任务小项,逐项交办落实。对省委巡视组反馈的十类问题、市委交办的九项问题,采取清单式交办、项目化整改,全部按时整改到位,省委巡视组给予了充分肯定。大力深化 “到户工作法”,向全社会公布县处级领导干部手机号码,得到群众广泛支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经验被中纪委推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民意测评取得全省第六、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 e" Z0 i7 P0 T# @+ e( ~* ?; A: Q' ^# Q6 Y7 [( Y8 d
8 t' B6 _5 }$ _) D! `
6 G; B* O* n& V; x8 B$ u2.作表率,扎实抓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中,自己带头到联系点上专题党课,常委会带头完成3个专题的学习研讨,整改“不严不实”问题12个,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开展报告员工作500多场(次)。“一进二访”精准扶贫活动中,自己走访困难群众28户,全市800多名科级干部与1703户贫困户结成对子,帮助13个贫困村制定和推进脱贫计划。“主题党日”深入基层活动中,自己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党支部学习,到社区参加志愿者活动,到软弱涣散村、贫困村协调解决问题。
. |# _& @* Q o: R: ^2 k ?- P+ a w& \# u0 Z
( |& n7 t- B( a% m+ h. h$ J
5 i* r- I1 B1 Q# {' |( a4 e
3.强队伍,全面增活力。从市直单位选派9名年轻干部到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开展工作,实行一村一策,分类整治。组织265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参加省、市示范培训和本级集中培训。开展“归雁工程”,动员33名外出务工能人回乡担任村支两委干部。扎实推进“123”后备人才和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储备村级后备人才726名。
$ J1 q7 L. _. v$ G! Y3 G3 H$ t) k. B/ S3 e: H) z, o0 p
O% E. F3 P& f/ |4 x: V- ]4 R: n6 S7 R0 z8 w+ Q) ] E
4.提保障,多维筑基础。全年村、社区低限运转经费分别增长42.9%和25%,村、社区干部报酬分别增长26.9%和11.5%,在职村干部报酬和退职村干部补贴全部实行打卡发放。全面完成乡镇“五小”设施 “清零”工作,11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84个行政村全部设立便民服务站,25个城市社区全部达到“一站一园一场五室”标准,社区工作站覆盖率100%,“3+N”体系基本形成,荷花社区成为全市唯一的省级“同心社区”示范点。 3 k/ ~, `! M; e! b9 e$ N* y
) I" l' Z- y( R. n! }
O! c _% F# E$ n$ ]4 Q+ z1 Z$ ^8 z5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 s' D7 [3 r5 y5 ?- l
; ]$ |; A: y j; Z+ H0 u
2 F, o- b$ v( k' n" Q
* {, e1 x g$ J" k7 Z# Y- x
" U5 K9 T6 i( s( A0 t0 g
5 k4 z2 C+ _/ A) x8 {; d: R [1 W1.规范建设还有差距。基层基础建设推进不够平衡。比如,社区党组织落实坐班值班制度、开展为民服务等方面要好于农村党组织,农村党组织开展日常学习教育、党日活动等方面要好于非公企业党组织。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有待改进。比如,有的流动党员外出期间无法参加组织生活,游离在党组织之外。老龄党员在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级公益事业等方面作用发挥不充分。新发展的年轻党员流动性大,很难保证后续教育培养质量。便民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简政放权力度还不够,乡镇、街道一站式服务功能发挥不够充分。
S/ h! W, h. W2 a
. l+ @& o8 K: u* l . z% X! u* i: n* y1 k, S
" U' f' C( p7 J" \* m
2.集体经济还有短板。津市大多数村级集体资产资源在2000年税费改革时已进行处置,发展集体经济没有可以依赖的资产资源。津市121个村(社区)中,只有67个村(社区)有集体经济收入,且多为零散性的收入,真正能够实现每年6万元收入标准的不多。一些闲置的山、林、湖等资产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整合和利用。部分基层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开拓创新精神不足,认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就是要引项目、办企业、争资金,村级基础较差,存在畏难情绪,思路不宽,办法不多。
5 A% b: r* v6 I% A! p+ i( L, {# S* P N- L, P# R; w
0 z- C3 n6 u% L4 x9 d6 j1 S
6 @& x7 w1 F/ R( X! u3.队伍建设还有断层。乡镇党务工作力量不够,乡镇区划调整改革之前,津市乡镇均为三类乡镇,没有配备专职副书记、组织委员,仅明确了乡镇党委委员分管基层党建工作。村主干队伍年龄趋于老化,84个村共有村主干173人,其中 50岁以上的99人,占57.2%。村干部致富带富能力参差不齐,敢闯敢干,致富带富能力较强的村级带头人不多,部分农村党组织负责人习惯靠 “吃皇粮”过日子,满足于当“维持会长”。村级后备干部流动性较大,受村干部待遇偏低、成长通道狭窄、工作任务较重等因素影响,村干部岗位缺乏吸引力,储备的年轻村级后备人才安心留在村里的不多。
; Z0 t; i4 f! j T {% Z: f! b# Q3 A$ X9 Y; r" G
0 J, p; w3 y4 L
3 d. x2 _/ T V) E7 w4.品牌创建还有空间。打造党建工作特色亮点不够,一些好的做法,如落实基层党组织书记责任清单等特色工作,深度总结、拓展宣传、全面推介力度不够大,没有形成更大的影响力,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没有彰显出来。25个城市社区虽然都设置了“3+N”治理模式组织机构,实现了组织全覆盖,但各网格发挥作用、居民自治的效果还不够明显,工作上没有实现全覆盖。 + H2 O0 P! w* ]& i7 }+ ^
9 L- B; p! G) B3 R! z& x6 M8 h& j
% `( A; U0 t# U. ~" n3 @# h R2 O
`! [2 S# e; u. J三、下步打算
/ U, x& I4 _& j- f, b7 T0 A6 O4 Z1 m! C( Q' V
+ l b! f6 u9 _! k' r
) }. r d4 d5 P5 [ G6 M- u! j) b& V3 @* Y" A: Q5 Z* U
( h S: x( u" m一是坚决落实管党责任。时刻把党建责任摆在首位、抓在手上,全面落实责任清单,严格执行追责机制,形成“任用干部看党建”的鲜明导向。二是坚决完成党建任务。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推进“八大建设”。选择1-2个镇、村分类试点,探索建立标准体系,全面推进基层党建规范化建设。三是坚决抓实基层基础。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细节切入,抓细抓实“三会一课”等基础性工作。选强配齐乡镇、街道党务工作力量,加强村、社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储备库常年“保有量”达到500人以上。逐年加大财政投入,稳步提升运转保障标准。四是坚决补齐工作短板。出台激励政策,探索发展路径,大力推进“空壳村”“清零”工作。发挥远教功能,抓好党员教育。构建大党建格局,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 u) y, ~- {3 }' j
$ x l* }- p& z: y- h" j" x, z"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