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本来应当聘请高校教授,或者报社、电台、电视台的编辑、记者来讲的。但是,培训会的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我虽然不是最胜任的,但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曾经是军人,必须保持军人的光荣传统。
, g# A9 S' W! ?$ k8 T! B8 Q, ]; ^' {3 k/ c) A
一、新闻的一般知识
' B: K& J. x8 g F# a, G( Q1 I( p$ Y) A
什么是新闻?大众媒体报道的政治事件与社会事件。俗称通讯报道。
Y' x8 z5 ?: _ P 新闻的特性:真实性(真实准确是新闻的生命),政策性(讨论没有****,宣传要守纪律,与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保持一致),时效性(快捷是新闻的灵魂,以一周为限)。
" L- W7 Q H7 m7 m7 K/ }6 W 通讯报道的体裁:消息,通讯,特写,专访,调查报告,新闻图片,录音、录像新闻,也可包括小言论、时评等。
7 R3 P! h7 N" K; K 新闻的标题:肩题(提示性的语词),正题(主题的集中表现,讲求视觉的冲击力),副题(强调的、提炼的、鼓动的话)。
, `' e* J' H- |2 v “消息”的构成要件:1.导语,是消息的开头,用简短的文字,简要概括消息的内容(最重要的事实)、背景等,目的是吸引读者继续向下阅读消息的主体。2.主体,是消息的主干,具体叙述消息所要反映的事实(可分点叙写,通常不超过三段)。3.结语,是消息的结尾,卒章显志,用简短的话,点明事件的意义,展望事件的发展,延伸事件的影响,等。实际写作时,很多情况下只有导语和主体。; ]# l) t1 n, g0 f3 L* E2 V
动态报道与经验报道。(如皋局办成依靠《刑法》缉私第一案)4 o3 K# D1 k4 p0 o, i
消息的写作是整个新闻写作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可以写作通讯、特写等。
" Q5 E( v+ O4 H! B6 _; K$ n 通讯:具体叙述一个事件的过程,可从容地展开来写,详细表现事件的来龙去脉。
+ y+ x, H/ d m3 J 特写:突出刻画一个人物(用二三事),或者集中表现一个场面。4 Q, o" |$ J" Q! i
小言论:属于杂文,以一个具体现象为由头,由此生发开去,纵横论述,正反评说,杂以揶揄讽刺,所谓“嘻笑怒骂、皆成文章”。讲求思想敏锐深刻,语言生动风趣,有时用语尖锐、笔锋犀利,属于较高、较深层次的写作。(鲁迅)
. T$ f6 h( A& |! Y
. t5 O( {) i8 q( \4 P/ B 二、新闻的构思
8 z( G4 b# d! \' Z' s8 e& f& E- z o
一般要求: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思,言之有文。8 }; f# I! C% G! k5 ~% q9 `
换位思考悟门道、明诀窍:“假如我是读者,我想读什么样的文章?”“假如我是编辑,我想发什么样的文章?”用心揣摩,投其所好!——传递信息,沟通情况,给人启发,供人借鉴,发人警醒,励人进取。; i6 N; R! n% r: g1 {& D. Q9 E
吃透上情(上峰需要什么),掌握中情(同行缺少什么),熟知下情(自家有什么宝贝),养成经常观察和用心思考的习惯。8 k% d) c) s0 }) j- H2 p
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努力“发现”有新闻价值的写作素材。身在宝山要识宝,身边英雄更可亲。世界上并不缺少美,但常缺少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和能够表现美的手笔。
' E) ^' _4 \3 u2 j/ ~ L “一般”(大路货)要少,“典型”(土特产)要多!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典型:可以供人解剖、借鉴的“麻雀”。 ~7 L; r6 ]! j9 ~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人新我深。“错位发展”,同中求异,老题新做。& b. n( S0 L, J$ S3 N' \% I* R
工作中、生活中的新人、新事、新意、深意,就像是丰富的矿藏,只要努力去开掘,总会有的。即使是同一件工作,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开展,一定会有不同的表现,因而带有不同的特点。我们的任务,是把这特点发现出来,思考出来,演绎出来,表现出来。
6 y+ q" W x3 Q) v; t
* i% b: ?& u N3 ^. e2 c! u 三、新闻的写作4 [6 Z* w2 Y1 T, {) S$ E
) z$ Z# l+ Z- Y 认真过细地采访,是决不可省的第一道工序(王虹,袁忠汉)!详细地占有材料,是写作成功的先决条件。好的采访,意味着文章成功了一多半。时间分配:七分采访,三分写作。(《毛主席看望炮兵战士》,《曾部长看望盐业职工》,《他是盐业事业一块砖》)
L( X6 q; y( \ 采访的技术:见缝插针;及时迅速;深入交谈(不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虚心学习、理解认同、平等和蔼、热情交友的态度,把对方当亲友、当先进、当劳模、当英雄。打破砂锅问到底,直到弄清五个W,搞清全部来龙去脉,特别注意掌握具体生动的典型细节。随问随记,及时追记。不懂就问,必要时可重复采访、电话采访,切忌合理想像、以意为之。8 [3 i& l7 p4 c$ |, e
文章切忌客里空。长而空、短而空都不好。重复自己、照抄别人(尤其抄网),是思想懒汉的表现。言之无物的症结:在于采访不深入。
3 Z( E" ~, _. F Z较为抽象的材料写消息,较为具体的材料写通讯,生动活泼的材料写特写。7 o* Y# ^8 V% z8 u
剪裁的要领:突出新、特、优。如果说采访的过程,是要用心“发现”特点,那么,剪裁的任务,就是要精心“留下”、“强调”、“突出”特点。正是被作者突出强调的这些新、特、优的东西,它会成为编者的热点、读者的看点。
: ]' d6 H$ H a8 R; j* J 精心制作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画龙点睛,“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讲求简洁、新颖、醒目、力度,有爆炸性、冲击力、吸引力、鼓动性(毛主席《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切忌千人一面、老生常谈。/ ]- E6 C# y' L) D: Y
把主体部分写得充实些,丰富些。文章“写不长”的原因,在于没有分析与综合。一个人有正面、背面、左侧面、右侧面,各有特点,各不雷同。事物也是这样,具有不同侧面,从不同角度分析写来,就能丰富多彩。 [7 z. v+ ]8 G/ P6 A+ q/ R
多看多修改。准确、鲜明、生动。严谨细致,至少通读、通改两遍,尽力消灭病句,改正错别字。去除不必要的“着、了、过”与“的、地、得”,追求文约事丰、言简意赅。
- ?, E. e9 N, k) {$ K8 B 讲求时效。重要新闻要宣传不过夜,做到不发出文稿不睡觉。. K: ^) S, V3 @+ }2 ~1 D
+ s% e' b$ W W) n1 x 四、写作者的修养% f( {* `& e$ L, a! ^
6 J2 ]* [; c9 |5 m' A, w. \; F1 _ 周总理格言:“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学无止境,开卷有益,终身学习进修。; b- ~" E( M7 s7 [/ a7 p
4 ?- d7 M/ {) Q! A# g5 N" a1 E! j" ^" m- a- @&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