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是对具体事物的本质感觉,是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有力翅膀,是熟能生巧、事半功倍、成功达到理想目标的最佳路径。
4 w8 j6 X; v" i5 e G
/ o- Z$ p6 x4 N 一、搞好“三定”0 g0 X2 X3 U5 D% q
1 ~7 K" b7 ]" z8 T q' {
1、定准表。表,即标准。根据需求定标准,瞄准靶子写信息。方向明确,有的放矢。要准确把握领导、简报和工作对信息的需求,进行对表定标,盯住中心抓大事,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丢了西瓜捡芝麻。具体办法:胸有大局。时刻关心、留心和参与中心工作;关注领导重点强调或亲自抓的工作;看具体事有没有价值,要把它与中心工作对照,分析有没有反映中心、贴近中心。# c& o6 |6 q0 F7 w0 }* ~) j
2、定对事。事,即骨架。联系实际定对事,抓住特色填充词。要选定领导重点关注的事、面上有影响的事、工作能借鉴的事。要突出本单位特色做法或者说反映特色的工作,用简要、精炼的文字准确地概括所采写的内容,说明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别人写过的东西,也可以再写,但不能简单地模仿,应另辟蹊径,主题更新颖,内容更深刻,事例更生动。
9 C+ \: j6 [) f/ K3、定好题。题,即亮点。紧扣中心定好题,突出亮点增引力。要体现工作中心,一目了然;突出自身特色,吸引眼球;反映具体做法,易学易用。题目是信息的一半儿。好的题目,能够吸引读者目光,能够产生读者震撼,能够促进读者思考,激发起读者读下去的欲望;要在拟好信息题目上多下功夫。可以说,题目是信息的灵魂,写好了题目,就等于写好了信息的一半儿。
& t2 O v8 S9 _( m S& k/ Y6 E+ ^# p2 V; a7 X
二、做到“三多”
; X) x% F2 Q$ W; Z
9 G% k1 D, O" c4、多渠道。渠道,就是来源保障。信息来源多渠道,不愁写作没资料。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张开信息的触角,拓展渠道,对上紧盯领导,对下了解基层,对横向部门加强沟通联系。要增强信息的敏感,创造渠道,通过多学、多听、多问、多看、多交朋友,在没有渠道的地方找出渠道、建起渠道。比如可以有意识培育信息,让信息朝着你想要做的方面发展,需用时拿来就用。。# Q! g: Y& y. j
5、多积累。积累,就是积少成多。信息素材多积累,一旦需要少受罪。只要有信息素材,特别是来自现场的第一手资料,就要及时将星星点点、条条块块的情况记录下来,把思维灵感和写作冲动记录下来,一旦遇到需求的主题,就可以进行有机融合,使之成为信息的一个亮点、一个精品。信息素材的积累,可以从个人实际出发,采取建档案、做笔记、搞剪报等方法,哪个好使用哪个。) |3 M) e$ w( |8 P, |* `1 {; E2 n
6、多角度。角度,就是视觉站位。信息撰写多角度,找出坦途愁眉舒。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一个信息事实,选择不同角度撰写,会产生不同效果。如果仅仅报道某项活动本身,而不是从人物、事物、问题的某一个侧面入手,不去选择一个新的角度和切入点,不能给读者以新信息、新感觉、新启迪,读者就会失去阅读兴趣。多角度选择,能实现信息上水平、增实效。1 _3 [8 T! N" {# b0 I1 P7 ]1 N
4 F- x' e- k7 [$ T- V三、促进“三勤”, U* O ]! G% n/ T
3 k. b; S3 d% G+ V- s.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