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秘友们看到标题时都会很惊讶,然后会很羡慕,至于会不会嫉妒恨就不得而知了。没错,我写作道路上的导师是朱老师。
5 A! f4 P: P& G# H) a0 m, l6 i5 S9 o( |- t/ B9 a7 G
说起来很惭愧,导师的全名不知道,在哪个城市也不清楚,家庭情况更是不了解……只知道他是朱老师,只知道他是某市政策研究室的一名公职人员,只知道他的手机号和QQ号,但是这些都阻挡不了我俩的师生情。: ~0 B/ h, D- r0 K4 K
, ]. ~+ j3 J% E7 D; m 还记得第一次认识朱老师,是过完年群里组织的YY语音文秘写作讲座,由于工作原因,我没有听到现场直播,事后从文秘写作站下载音频和文字材料复习。一听朱老师讲话,就觉得非常的熟悉和亲切,后来了解到朱老师老家在胶东半岛,而我在那里度过了四年美好的大学生活,对那里的方言再熟悉不过了。听完讲座,受益匪浅不说,突然萌生了想拜他为师的念想。于是在群里找到他的QQ号加上,发了几次消息没理我,当时觉得很纳闷,后来才知道他实在是太忙了,忙着工作,忙着写文章,忙着改文章,忙着指导别人……但我还是继续的“骚扰”。也许上天被我感动了,或许朱老师被骚扰的烦了,一次我在QQ上问他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单位的政治工作更好的结合起来的问题,朱老师开始回我了:这个问题该怎么怎么写,从哪方面入手,文章结构如何组织,娓娓道来。我问他:老师怎么对我们单位这么熟悉呢,是不是也在这个系统工作过?他说:没有,但是平时看过报纸,电视上的相关报道,善于吸收和消化知识而已……2 y, f6 ?* @( R) r
+ S3 D, H4 _" \5 X
这一下让我拜他为师的念想更加深了,没事就缠着他,终于有一天,朱老师给我说:我这挺忙的,缺少一个助手,你愿意当我的小助手吗?如同婚礼现场新娘新郎回答牧师“你愿意”的提问,我回答的很干脆:我愿意!就这样,我成了朱老师的徒弟,每天下班吃过晚饭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朱老师需要我做些什么。虽然说是个助手,我帮朱老师的地方的的确确很少,只是把文章的错别字和格式修改一下,或者帮忙找些资料。他要写的文章太多太杂,从经济开发区的调研报告到干部走访日记,从监狱培训侧记到各种演讲稿,从毕业论文到各种述职报告。我不止一次问他,这些东西你都懂啊?他说:我就是善于吸收消化。也许他就是天生为文字而生的吧!
! U# L, z7 a$ ^# X1 U. T+ t: `
% w# d% X; L, H3 y% M* y# K 作为一名高考语文只得99分,理工科的学生,学习写作的难度可想而知,
! X) U' l) a- R- X! s1 f, s! W: r# o' C& r9 y
婆婆妈妈写了这么多,有点繁琐,恳请各位秘友拍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