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最后一季,我有幸来到省局办公室跟班学习信息编报,收获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离别在即,感悟颇多,记于笔下,与大家交流、共勉。
8 R( Y6 ^/ O O# n- y9 ^
" r; n7 v$ U. r& m, ^一、一篇好的信息
8 W3 t' }9 j4 c" R& C3 b& U
_ x8 r$ x. W 我专职从事信息的时间不到一年,三个月来,在省局办公室领导与同事的悉心指导下,我对信息的认识逐渐清晰,要写好一篇信息,应注重以下方面。2 ~1 ^! @8 J- P4 [/ b* L6 E
2 {- ?4 q2 ?- p9 {: r 一是题目。过去,我总喜欢拟些华丽新奇的标题以夺人眼球,而往往忽略了信息标题与新闻标题的差异。若把信息写作比作穿衣戴帽,信息内容好比着职业装,如果扣上一顶大花标题帽子,倒显得不伦不类,也影响读者对内容的理解。标题应为信息基本内容的浓缩,做到平实精炼,客观直白,意思完整,让人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8 n+ B9 E0 R0 s2 v! i* E8 X. O b2 Z
二是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克服“长、空、假”的不良文风,提倡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信息更是如此。作为下情上达、服务领导决策的工具、各地各部门沟通交流的纽带,信息反映的必须是实实在在的举措、成效和数据,写作上要做到层次鲜明、逻辑清楚、中心突出、表述准确,才能达到沟通情况、反映问题、交流经验的目的。
0 P% ~$ j: J c4 c4 [' q h Y g0 S4 c% e. [
三是语言。一篇正刊信息二百字左右,增刊一般一两千字,要在短小的篇幅涵盖完整丰富的信息量,必然要做到字斟句酌,删繁就简。要把空话、废话、套话都去掉,省略不必要的背景、意义、目的、作用,使用简单直接的句式结构,能用短句不用长句,一句话能说清的不用多句赘述。同时注意用字用词的准确性,避免出现语病、产生歧义。, j5 y4 v- s; V5 _5 Q6 j
$ h2 B* U" v5 \* `" F* ?) ~
四是价值。一篇有价值的信息不一定要新奇独特,却一定要适销对路,具体来说,就是符合领导关注点,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对接上级部门用稿需求。其次,时效性必不可少。十八大信息的组织报送令我印象深刻。 11月1日起,省委办紧跟十八大动态,相继刊发各地在喜迎十八大过程中开展的工作亮点和成效、认真部署十八大期间维稳工作、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等对十八大胜利召开及闭幕的反响、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具体举措等增刊,环环紧扣,第一时间反映情况。
4 v2 f9 }& E! }8 M# Y( o. `: G五是亮点。无论是哪一级刊物,刊发信息的数量都是有限的,领导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广,要在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引起注意,突出特色、展现亮点至关重要。* x" K% M( J. v U
3 e/ C% c0 C: Y' V
二、一个好的信息员
. @9 Z2 G5 Z9 b0 {# `7 N
+ l7 S& ]- W+ h; r 一要脑子活。信息多为原始素材的精加工。在信息采编的过程中,三种思维能力至关重要:领悟、提炼和整合。如,要根据局里某一工作通知加工成工作动态信息,首先要领悟通知的整体意思、主要内容,进而抓住关键提炼要点,最后用精炼的语言加以整合。有时还要“先破后立”,在充分理解原文意思的基础上调整结构,重新表述。
( m6 l, o- t! A/ ~' |- L' k: ^( i: D$ n
二要视角新。跟班学习后,我认识到,如何选好角度对单一的信息进行纵横拓展,也是一门艺术。貌似简单的收入数据如何进行最大化利用?既可直接将收入情况编成一篇百来字的快讯;也可对收入运行形势进行分析形成一篇专报;或是围绕某个亮点数据结合实际工作深入挖掘,分析影响因素,展现征管成效;还可以与全国收入形势进行对比,为领导提供宏观比较信息。: ]5 ^3 C- ~, ?' \
/ `- Z, v) S1 r0 a" ~( ^1 E& W' x% N/ t5 X
三、提升信息处理功力的好态度4 L9 D& q" x9 `3 @
% D/ I8 E3 h& F" ^ }
一是多学。首先,学习业务。信息不是空谈,不是文学创作,必须以实际工作为基石。即使是修改他人的业务信息,若无一定的专业知识,很有可能曲解原作者的意思或是表述不到位,给读者造成错误的理解。其次,研读上级刊物,摸清各类刊物信息采用重点和眼下关注点,提高信息上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三,广览各类报刊媒体,一则了解时事动态,二则寻找与信息工作的结合点,触类旁通。) d0 k: p5 C% ^% A
( Z& l: {1 u8 b% `5 v' f 二是多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是写好信息的催化剂。要经常思考社会民情热点,提高大局意识,学会从领导的角度看待、分析问题,深入研究工作新情况、新变化,对信息点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局部到整体的挖掘整合拓展,及时总结阶段性工作,经常回头看写过的材料,盘活信息资源,创新思维,不断提升信息质量。
; Q+ I* U0 G4 L, K
& x; P( V2 @' x) E1 \ 三是多练。每次信息刊出以后,我都细细地与自己初编的内容进行比对,发现总有许多不够精炼准确的地方。我想这主要是“自信度”的问题,害怕误删了重要的点影响全文阅读,导致下手不够“准狠”。提升自信度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多练。只有多练,才能提升信息写作的基本功,熟练掌握信息行文技巧,对信息特点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内化为自身的一项技能,在下笔时从容自信,一步到位。潘珊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