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韦享施 于 2013-2-24 06:33 编辑 9 r Y% n# L; x
, Y0 y+ O; J& L* G* d' y, R3 ~ “同比”一词,使用频率非常高,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无论是专职统计人员还是兼职统计人员,都会用到这个词,但正确使用的寥寥无几。以下是“同比”误用的例子:
[! S1 |. p, |& A# d- J# R
& m" R* w4 @) H (1)2011年实现尿素开单销售559,475.49吨,较上年同期的489,430.235吨增加70,045.255吨,同比增加14.31%,平均开单销售价2152.34元/吨,较上年同期的1769.03元/吨增加383.31元/吨,同比增加21.67%。 % J: X/ \) w3 |1 K, r% x5 A: @: D
3 _& I# }8 E% S# X (2)2011年全年聚甲醛的出口销售总量达到23,113.6吨,较2010年增长11,782吨,同比增长了103.98%。 - i" T$ d( @# x# @/ G* F* {
3 H5 A8 B3 A! W( e& w' ~7 s (3)公司2011年水泥销量达到1847万吨,同比增长24.79%;均价为412元/吨,比上年提升65元/吨;吨毛利达到141元/吨,同比提升37元/吨;吨净利达到76元/吨,同比提升30元吨。同比:“跟以往同一时期相比,多指跟上一年同一时期相比:出口同比增长30%。”(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6月第5版)同期:“同一个时期:产量超过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6月第5版)“同比”的含义既然是指“指跟上一年同一时期相比”,比的时间范围就是“年”中之“期”,即一年中的某个时期。可以是一个月或几个月(多至11个月),也可以是一个季度、半年或三个季度,但不能用于“整年”。
+ n) E6 g9 u$ N3 t1 Q1 n5 T4 `( [, z( U+ V( J$ N
例(1)(2)(3)的“同比”,都是没能正确理解“同比”的含义而误用的,例中的“同比”都应改作“比上年”。例(1)的两个“同期”与“同比”语义重复,属叠床架屋错误,应该删除。老秘网例(2)中的“今年”表义不明,容易产生歧义。把“今年”改作“全年”,把“聚甲醛的出口销售总量”前的“全年”二字删除,全句就通顺无疑义了。 4 f0 i: P9 b* j! q9 |
$ P. U+ Q: u! x" q' H7 d2 W
(4)“1-3月,我老秘网市交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26,342万元,比去年同期的10,591万元增加15,751万元,同比增长150%。” 5 x) X3 s) r4 K. o( U: I
: a! D4 P6 S( D- G7 j O! _
例(4)的句首有“1-3月”的限制词,“同比”之前有“比去年同期”的表述,“比去年同期”,自然就是指去年的“1~3月”,这里的“同比”的用法是正确的,值得肯定。2 I! Z; _% u: j0 T4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