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凡开会“必须要有发言稿”似乎成为一种不成文的规定。不论会议长短、领导干部大小,只要开会领导干部便会拿出秘书事前准备好的发言稿,照本宣科,长篇大论,就连开场白也一字不漏。长期如此,不仅与会者听得头皮发麻,谈会色变,也达不到会议预期所要达到目的。8 ^! q* U; b- ~8 B/ I
( S8 Y7 ?- A: G4 _0 ]
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带头示范,不仅在自己公众场合讲话不用稿子,即兴讲话,而且还要求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在开会讲话时“不准念稿”,这不仅是给领导干部们的一种警醒,更是在我们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奋斗目标,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6 Z, Z6 l$ ?# l# X- A
7 w% Q# W" O! n8 l7 a6 M4 {“不准念稿”,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要脚踏实地。长期以来,有很多领导干部在会议上喜欢长篇大论,对着稿子“数萝卜下窖”,不仅“假、大、空”,而且还不着边际。这样不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而且还容易导致思想懒惰,作风漂浮,没有群众情怀,没有脚踏实地精神。而在“不准念稿”的要求之下,就是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在会前要对会议主题进行脚踏实地地调查研究,深入细致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这样讲起话来自然就会言之有物,打动听众。
/ m5 O+ h( C/ Z3 v- C, M& n( T, w6 Q5 g* m) w$ C0 l
“不准念稿”,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要改变会风。会风是作风的一种,决定着现实中的某些作为。空话、套话,照本宣科念发言稿,不但会让人思想变懒,更会让领导干部存在依赖思想,轻松地以秘书、助手等起草的发言稿应付会议。而在“不准念稿”的要求之下,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写短文、开短会、说短话,简办事,尽量腾出时间用在干实事,干大事上,在开会的过程中尽量做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肺腑之言则谈,无真知灼见则免,尽力提高会议效率。( l' [7 f' |3 z+ k- m
! Q: ^8 a: y5 X# e2 g* z" B“不准念稿”,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要勤于思考。开会念稿,有人准备,不用发愁,这似乎逐渐形成一种风气。在这样的背景下,领导干部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综合素质的高低,好像无关紧要;是否详尽掌握自己所负责的工作,也无需去大伤脑筋,深入学习思考。而“不准念稿”则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事前必须对会议的主题进行认真学习、思考,准确地掌握会议精神实质,对不了解的要查阅资料,仔细核对,熟记于心。一旦脱稿,也会思路清晰,如数家珍,对答如流。(徐友才)# s. l/ P3 W, Y2 F9 B7 W, k$ Q7 h
/ s' V6 S1 U$ A! I: j
7 L1 u2 m) h' M. @& |4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