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种特征& u3 \9 n) ]7 ~6 f
# {% s: U& X* l& s/ A# ~# d3 a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事业不断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发展中也潜伏着不少危机,不时出现突发性重大紧急事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损失。为加强重大突发事件处理的综合指挥能力,提高紧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将事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程度,各级政府和广大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工作权限和经营范围,纷纷制订各类应急预案,作为应对处置突发性重大事件的具体措施。这样,一种新型实用性文书——预案就应运而生了。
5 H% @8 y: _* U4 b1 C7 R
/ C, \/ l3 V3 o2 T F. h" h何谓预案?预案就是为应对突发性的紧急重大事件或情况而事先制订的处置办法。预案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有因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旱灾、台风等引起的突发事件;有因人为因素如生产、建筑质量、安全事故、爆炸品、危险品污染或泄漏、交通事故、疫情、中毒等引起的突发事件;有因社会对抗和冲突如重大群体罢工、集会、**、示威、刑事案件、邪教或敌对势力破坏、战争、恐怖暴力活动等引起的突发事件。 8 Z' e7 M7 c0 @+ F$ J& s5 @
* `6 }% p" @: J! w' `1 W6 k制订预案有利于各级党政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在事件突发时能够及时、有序地处理。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预案,各级领导和指挥人员应对事件有章可循,指挥得当,工作主动,分工明确,忙而不乱,避免盲目性,减少失误。有了预案,能加强重大突发危机事件处理的综合指挥能力,提高紧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最大限度地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了预案,群众能积极地协助有关部门处理突发事件,具有从容的心理状态,消除恐惧紧张心理,避免混乱状态扩大、蔓延。: I Z8 ]) ]+ V( d
' F0 @. l' s& A2 t二、结构模式
1 J( ?5 C: |" }6 G! u& D( ]* l! i
预案是计划大家族中的一员,在写法上与计划的其他成员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与方案更为接近,一般采取条款式的写法,兼有表格式的写法亦有所见。同时,预案作为一种新型突发性文书,其结构模式因涉及的内容范围和事件性质不同而有所变化。在通常情况下,一份完整的预案应包括:
# C1 N* S$ F0 W0 Q7 G- b
( w+ D5 _9 N- `4 d4 t1 @( b1. 标题
% \" p9 i2 t$ d5 y6 Y
d+ O. ~3 h, F! M# r预案的标题要写得结构完整、内容鲜明。具体有三种写法:一是完整式标题,由适用范围、预案内容和文种组成,例如《全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这种写法最为常见;二是省略式标题,由预案内容和文种组成,省略适用范围,如《食品中毒事件应急预案》、《防盗窃工作预案》;三是简单式标题,只有文种,如《应急预案》,但这种标题因无内容概括,实际写作中不太出现。值得指出的是,现有预案标题中的文种“预案”前面常加有“应急”二字,笔者认为应删掉。其实最初“预案”是从“应急方案”脱胎发展而来的,现已确定预案是一种新文体,且含有“应急”之意。若继续写成“应急预案”,有给人还有“非应急预案”之嫌疑。
' x- z% |8 h) a( m) f S. r
2 ]# E, d) g0 [0 |$ S) ^$ H' ^2. 正文- a3 K: Q' P' p& V I* B2 H
8 |; ?; _ U% [! H5 H
正文是预案的主体和核心部分,要将预案的内容,即“为什么做”、“做什么”和“怎么做”准确明晰地写出来。可以分为两层来写。$ {8 l; c8 M' e* F( |0 }" p5 w
; `' Y: t' `# o9 l9 j) L! x# N(1)前言。前言解决“为什么做”的问题,主要说明制订预案的依据、目的和指导思想等。这一层是全文的总纲,要高度概括,简明扼要。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卫生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总结北京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以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非典型肺炎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以保证今冬明春不出现反复为目标,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要求,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首都经济发展,确保社会稳定。”
9 Q! [& z" {% z6 W4 a P
- N9 w- j. g/ q: n(2)主体。主体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即目标(任务)、措施、步骤,这是预案主体部分的三要素,也是计划一类文体所共有的要素。以重大突发危机事件预案为例,这一部分要写明预案适用,范围实施原则,预案启动标准,事件指挥系统及指挥协调职责,事件处理措施及社会秩序维护,综合保障,事件请示与报告制度等内容。又如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案,要写明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事件的监测与预警,预案的启动程序,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等内容。因预案涉及事件性质不同,这一部分可以按照总体原则来具体确定写作内容,其中预案适用范围、启动程序、指挥系统、处理措施、报告制度等内容一般都应具备。
, S! c/ K! j& v+ l- G5 C- f7 `+ o5 }5 l" F5 G! _, Q
(3)结尾。一般需要写明预案实施范围、实施时间以及对有关单位、个人的要求。
9 M1 t R' t, j8 K3 t
v ]5 m1 ?' c( y) f% E2 |4 p3. 落款6 u/ U+ O3 X# i" m7 k$ r2 n6 e. g
+ |2 H) {2 Z! b' u1 z
预案的落款一般应当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制定预案的机关或单位名称,要写全称或者规范化的简称;二是制发预案的日期,要写明完整的年月日,使用汉字小写数字。最后在落款处按照要求加盖公章,以示制定机关对本预案负责。* r; l9 \) {7 t2 S4 ^
! o0 v8 B. }" {" a1 c1 m三、写作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