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四六句”的写作心得

[复制链接]
释然 发表于 2023-3-31 10: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对每一个写材料的人来说,几乎都曾有过为“四六”句绞尽脑汁、收肠刮肚的时候。甚至有的人认为“四六”句造的不好,就是文稿写作水平不到家。3 e* X& Q1 r% E( k  W
有一段时间,四六句是那么的流行,领导讲话、上级文件、权威期刊理论文章,文章大小标题,前呼后应,同一级标题,追求对仗工整,句式相同,再不济也要把字数弄相同了。也不知道何时,这种工整、对仗的“四六”句却被扣上了“八股文”的帽子。不知道这是对“八股文”要求的降低,还是对“四六”句地位的提高。; T5 W1 N1 K/ l# |8 {' [. @5 X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旧时科举,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每篇文章包括从起股到束股四个部分。这么看来,“八股文”并不应该成为酸腐的象征,而应该是一种对作者有较高要求的文体。
( }9 I3 h9 S0 q- B在今天的公文中,我们虽然可以不提倡写成“八股文”,那太晦涩难懂,但也不应该排斥“四六”句这种对仗工整。/ A! I5 Z% G. B
" P, G1 R" K5 f* q3 O, t% |
“四六”句要精准概括,不能简单取舍
“四六”句决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四六”句是在深入理解所要表达内容的基础上,对表述内容的精准概括。通过对群众语言的概括和提炼,使表达更贴近基层和群众。% T" L! N8 G7 X
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发展经济,振兴中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些简洁明快、通俗易懂、切中主旨的“四六”句,更是一声冲锋的号角,一篇醒世的宣言,一面率众的旗帜。
/ M# r' O. n0 |; Z( T+ x) p6 q8 _2 Q# D
“四六”句要真情流露,不能刻意为之
在公文写作中,刻意地去追求“四六”句的形式美丽,会限制思想的充分表达和发挥,会露出做作、小气的痕迹,在内容和形式上容易沾上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恶习。过分追求形式,必然会使内容受损。过份的去考虑了对仗工整,就会有表达内容不全,观点阐述不透,最后,材料失去了其意义。
+ _/ y' g  M, T4 u5 f) q所以说“四六”句要表达的是真情实感,不是强人所难,要适得其所、适可而止,一篇文章,不能一级标题“四六”句、二级标题“四六”句,内容你还“四六”句,“四六”句再好,也不是万能的,要有的放矢,合理使用,我们不能因为个人理解的偏颇,而让“四六”句背负骂名。1 i2 x& V1 l4 ~/ P0 x

+ z. c9 [1 j( j# S  b, x7 l
“四六”句要实事求是,不能形式主义
在近几年一些材料,有时还追求‘四六’句”。其实,“四六”句的使用我们只要把握好度,把握好应用位置是可以为文章极大增色的。比如在文章结尾处用一些“四六”句是为文章大增其色的,如:5 r$ e( ~: Y$ a. c' ]
“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
+ a% T' }& @6 D; f1 k0 A“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4 J* H4 T; V, Y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 y' R) J/ ^% U6 Z这些句式读起来更有气势、听起来更受感染、更鼓舞士气和斗志。  y$ L9 r7 J6 G/ u  ]* ~& L
那么我们在日常写作中到底什么时候该用“四六”句,什么时候不该用“四六”句呢?我的几点体会是:- d5 Y: O, }9 a( j2 X

/ X5 _2 A: w* E% P
一、看领导喜好
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
8 w  z. u! Y8 z4 g我服务过、接触过的一些领导有从教师岗位从政的,有从一线工人岗位从政的,有的学历水平高,有的学历水平不高,有的理论功底深厚,博览群书,有的实践经验丰富,身经百战。在这种情况下,在为不同的领导写材料之前,我都会先研究一下领导之前的风格。
/ R8 \# ?/ @2 d. p, J* }0 @有一些理论水平高的领导,反倒愿意讲一些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这时偶尔穿插几个“四六”句做一个精炼概括,画龙点睛即可。
7 h5 G6 c3 Q- `' {- ~有一些理论水平不高的领导,反倒在讲话时愿意追求“四六”句,这时就要在精心加以打磨大小标题的基础上,用内容对标题进行全面准确的阐释。即满足领导的要求,也要避免因为追求“四六”句让讲话失去意见。
# C, p6 W, H6 S! D  `* n  i& [$ p4 h! T- \& `& z) W' Z
二、看使用场合
通常情况下在一些节庆活动致辞、经验事迹材料等写作上我习惯用一些“四六”句来提势,让读起来更朗朗上口,听起来更有气势,看起来更舒服。
# D8 l! p- S3 Z& U在写一些工作报告时,特别是行政工作报告,在工作总结阶段可以用一些“四六”句进行概括,但在安排部署阶段,不建议用“四六”句,很容易造成表述的不完整,导致安排工作不准确,表述不全面。
$ d& f6 ]3 D1 N. K
8 A) o& ^$ s1 r6 |3 ?8 \  j
三、看个人水平
我的建议量力而行。这个是对我们写材料的人来说的,用“四六”句文章看着顺眼,但一定要用的准确无误,不能有歧义。% F6 S' q; V- B! [# E: Z
这还看行文者的文字功底和水平,初接触文稿写作的同志,不建议过多的研究“四六”句,而且当下也不提倡这种文风。
' w: t2 \; i: _$ b3 C: `我建议刚接触文稿写作的同志,要在日常工作多积累,多留意一些上级文件、报告、讲话中的“四六”句,多搜集整理,变为我所用。
$ ~. N7 |. l/ _0 {9 P, [8 y2 W
& v$ p1 {- V) i( {2 x  Z+ }9 T! b# [# v: O2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20粉丝

6982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