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君子使物,不为物使
【例文】“君子使物,不为物使”。面对物欲的“利诱”,当心如磐石,坚决拒绝,不能动丝毫贪念。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个别党员干部不注重节制私欲,禁不住糖衣炮弹的进攻,在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生活上堕落,最终偏离了人生航线,背离了初心,坠入贪腐深渊,教训深刻、令人深思。(中国纪检监察报《不役于物》)【典故】出自春秋管仲《管子·内业》,一物能化谓之神,一事能变谓之智。化不易气,变不易智,唯执一之君子能为此乎!执一不失,能君万物。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得一之理。治心在于中,治言出于口,治事加于人,然则天下治矣。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释义】意思是,君子使用万物,不受外物支配。意指成功的人会恰当地利用外界事物,却不会被外界事物所牵制。【赏析】古人讲,“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大意是,利用外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这样怎会受到牵累呢!清代文集《解人颐》中收录了一首《不知足诗》,入木三分地描摹了追名逐利之人的贪婪之相:“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欲望的闸门一旦打开,贪欲便会像洪水一样一泻千里,不可收拾,最终结果也不过是“南柯一梦”罢了。正如古人所云,良田万顷,日食三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综观近年来众多“落马”党员干部的堕落轨迹,他们之所以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皆因贪念使然:未处理好人与物的关系,将权力看作是谋求利益的手段,丢掉了自己的初心,最终沦为物的奴隶。知足者富,知止者久。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坚持艰苦朴素、戒骄戒躁的优良传统,心存对纪法的敬畏,用公利战胜私欲,用原则扫清杂念,用理智克服冲动,以“不为物役”的态度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廉政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克己修身,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为人处世知足常乐,常思贪欲之害,自觉摒弃非分之想,永葆清正廉洁之本色。
页:
[1]